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签署劳动合同不会签? 看这里!

37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6-11 18:28:11    

劳动合同什么时候签?

毫无疑问,开始用人之前就签合同是最保险的。最晚,不能超过开始用工之日起一个月。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第二个月起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如:一个月工资3000元的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从员工工作的第二个月起企业就得给他每月6000元。

双倍工资到底要支付多长时间呢?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给这个双倍工资加了一个期限——十一个月。

双倍工资发满这十一个月之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已经建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此时用人单位将不能再以合同到期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了。

哪些人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1、是否应当与工会主席订立劳动合同?

工会主席是企业的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应与之签订劳动合同。

2 、是否应当与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订立劳动合同?

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在退休之前与新用人单位建立用工关系,应按劳动关系处理,应当与之订立劳动合同。

3 、是否应当与退休返聘人员订立劳动合同?

退休返聘人员不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因此,不与其订立劳动合同,而应与其签订劳务协议。

4 、是否应当与在校大学生订立劳动合同?

在校学生在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应当根据具体事实进行判断,对完成学校的社会实习安排或自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实习,不认定劳动关系,可以不与其订立劳动合同。

5、 是否应当与法定代表人订立劳动合同?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是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其受股东会决议的约束。

6 、是否应当与总经理订立劳动合同?

总经理作为公司聘用的高级管理人员,也是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应与其订立劳动合同。实践中,往往总经理与董事会签订聘用合同。

7 、是否应当与董事、执行董事、监事订立劳动合同?

上述人员在法律上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一般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对其行为和职责进行确定和管理。

劳动合同签多长时间?

第一份劳动合同的签订非常重要

第一份劳动合同决定了试用期长短和合同到期时间。当劳动合同到期时,如果公司不想与员工续签,可以给予员工补偿后解除合同。

但是,公司不能无限次数地与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当存在以下两个条件时,公司必须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1)公司已与其连续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者已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员工提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不得拒绝,否则,用人单位就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工资!

但是,对于不同的员工签订的合同期限需要区别对待。


行政人员:对于他们的招聘工作虽然严谨慎重,但在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发现该员工是否与企业匹配。

产线员工:产线员工存在较大的流动性,而工作年限较长的产线工人较为稳定。对于工作年限较长的员工,可以签订期限较长的劳动合同,但是试用期不用太长,因为产线员工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比较容易确定。因对于工作年限较短的员工,合同期限可以较短些,但是试用期较为关键。

销售人员: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很少部分能转到到管理岗,再加上销售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对于这类人员,建议第一份合同期限以2-3年为宜。

高级管理人员:对于高管来说,仅签订劳动合同是不够的,涉密人员必须签《保密协议》,专项培训的必须签《服务期协议》,重点涉密人员最好再签《竞业限制协议》、《目标责任书》之类的文件。

用人单位在发觉员工可能存在使用假病历骗取休假的情况时,应首先到医院进行核实,发现是虚假病假的应进行取证。

然后审核公司的规章制度制定的程序是否合法和有无虚假病假的处理措施。而不可以盲目的与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即使是员工的过错,用人单位也可能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后果。

劳动合同在哪签?

就在单位签,面签最保险!

员工将合同拿回家,让其他人代签,然后以非本人签字为由随时离岗的情况并不少见,更有甚者,向企业要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事情已经出现过。

所以让员工在单位当面签是最保险的。如果员工确有困难没法亲自签字的,可以由其授权(书面形式、录音形式、录像形式的都可),由其他人先代为签订,等员工方便后再亲自签字即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中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部门人员的劳动合同,最好由其他部门负责代表公司与其签订。

只靠一份完善的劳动合同虽然不能完全避免劳动纠纷,但绝对可以强化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守法意识,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或者用人单位可以选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灵活用工方式,降低企业用工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