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塔瓦战役 :开启沙俄强盛之路,并营造瑞典衰落困局的关键战役
波尔塔瓦之战的事件经过
沙皇俄国有一位著名的君主——彼得大帝,在彼得大帝时期(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俄罗斯帝国(即沙皇俄国)实力暴涨,一跃而成为了欧洲军事强国!
而奠定彼得大帝威名的战役,正是波尔塔瓦之战。
- 波尔塔瓦之战,即1709年发生在俄国重要商业小镇波尔塔瓦的俄国与瑞典军队之战。在这场战争中,俄国军队一举战胜欧洲一流军事强国——瑞典的军队,为十二年后俄国通过签署《尼斯塔德条约》取得爱沙尼亚和利沃尼亚控制权做下铺垫。而取得爱沙尼亚和利沃尼亚控制权,将波罗的海变成“俄国的内湖”,正是俄国事实上走向欧洲军事强国的象征!
波尔塔瓦战役
1709年6月27日凌晨4点,瑞典军队分为5路纵队,1路正面从俄军堡垒群中央推进,其余4路则东西各2路快速向堡垒群后的俄军大本营进发。波尔塔瓦之战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但仅1个半小时之后,出乎瑞典指挥官雷恩斯基尔德预料的是,中路的瑞典纵队竟已经损失过半!4000人的队伍,在中路将军卡尔•罗斯的命令下,顽强地向俄军堡垒群中最坚固的“千人堡垒”发起了连续的3次冲锋!
不知怎么回事,卡尔•罗斯仿佛忘记了指挥官“迅速推进”的指令一般,一心只想将堡垒群中最难啃的这个堡垒拿下。这显然是异想天开!俄军的这个“千人堡垒”,不只有多达1000名士兵驻守,而且还配备有2门大炮。像这样的堡垒在堡垒群中虽说只有一个,但是剩下的10座堡垒也同样配备有300名士兵和2门大炮。火线密布,不容小觑!
沙俄大炮
如果按照原先的计划,卡尔•罗斯只需要突破中路6座相隔300米的主要堡垒封锁线,也就是12门大炮、2500名士兵和6座堡垒组成的战线即可。但偏偏,他将自己深陷在了堡垒群的正中央!
当时间来到凌晨6点时,俄军堡垒纷纷获知有一支瑞典军队深陷堡垒群中而且伤亡惨重的消息,四面八方的炮火于是立马向此处云集!此时,卡尔•罗斯的对手再也不仅仅是最坚固的“千人堡垒”,而是包括4座辅助堡垒在内的整个俄军堡垒群!
而且,为了顺利将卡尔•罗斯这支瑞典纵队吃掉,俄军指挥官彼得一世(也就是后来的彼得大帝)还派出了步骑协同的混编部队前往堡垒群中实施“包围战术”。在人数众多,且经历了“强军计划”的精锐俄国军队面前,瑞典指挥官雷恩斯基尔德派出的支援部队甚至连包围圈都没能突破进去,只能眼睁睁看着卡尔•罗斯这支纵队被俄军吃掉。当卡尔•罗斯举白旗投降的消息从身后的堡垒群中传来时,已经站在俄军大本营面前的雷恩斯基尔德只能叹息一声,开始重新做起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战场的残酷性!
彼得一世
当时俄军的部署,在堡垒群之后就是大本营的所在地。为了应对瑞典军队即将做出的针对大本营的军事总攻,俄军也急需进行新的战略部署。
1700年的纳尔瓦之战时,瑞典军队就是靠着奇袭俄军大本营而大获全胜的。因此,此时的彼得一世丝毫不敢怠慢。为了使得手上人数众多的俄军新兵在更加精锐且经验丰富的瑞典老兵面前也能打一场漂亮的胜仗,彼得一世亲自来到战场前线指挥。
彼得一世到来之前,俄军的部署已经分为了两列,第一列主力部队为1.4万人,第二列后备部队为1万余人。彼得来到前线之后,又在第一列部队的24个步兵营中穿插部署了35门轻型野战炮,以此作为对步兵的有力支撑。同时,按照当时战场的惯例,俄军步兵两翼还有身穿鲜绿色制服的俄军骑兵护卫。至于沙皇彼得一世本人,则骑着一匹沙黄色的阿拉伯良种马,和步兵阵列中精锐的诺夫哥罗德团待在一起。
彼得一世——骑马图
上午10点,两军决战一触即发!瑞典步兵给燧发枪上好刺刀,迈着坚定的步伐向俄军大本营冲锋。瑞典骑兵则游走在步兵两翼,防范可能来自俄军的突袭。
战场局势一开始就几乎是一边倒的!
俄军不仅拥有多达2.4万的兵力,还拥有35门轻型野战炮作为策应。而当时,失去了中路纵队后,瑞典军队能投入一线作战的兵力只有5000余人,而且极度缺乏先进火器及枪炮弹药!(早在此前,莱文豪伯特的辎重队被俄军截获时,瑞典的马车也全部被毁)
在波尔塔瓦之战中,瑞典军队将更多的希望放在了步兵手上的刺刀以及身经百战的战场经验上。跟着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征战俄国的瑞典军队,在此前就以“战无不胜”的姿态横扫欧洲战场!单独以兵源而论,比起俄军的新兵蛋子,瑞典军队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是战场厮杀,从来不以单兵作战能力论英雄。
17世纪瑞典骑兵
最终,在俄军大炮和压倒性兵力的优势下,瑞典军队的左翼阵线率先溃散。而瑞典军队右翼,因为有王牌部队瑞典近卫军的存在,愈战愈勇,竟然突破了俄军的第一道阵列,而开始与第二列的俄军后备队交战!
但是,战局最终没有就此扭转。左翼部队溃散带来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大!彼得一世借此良机,派出左右步兵彻底撕裂瑞典军队左右翼,而缅席科夫带队的龙骑兵则将来援的瑞典克罗伊茨少将骑兵队列死死挡住!
最终,在5打1的情况下,瑞典军队彻底溃散。在最后的战场收尾时刻,瑞典近卫骑还为历史留下了悲情的一幕。50余名瑞典近卫骑为掩护步兵撤退而自发组成冲锋小队,向敌军冲锋而去!结果却在瞬息之间被步兵挑翻在地。这支身经百战、勇猛无比的欧洲劲旅,就此失去了骑士的荣耀!最后,能随着查理十二世离开战场的卫队士兵甚至只剩下了3人。可想而知,查理十二世离开战场后不久,瑞典军队便全面瓦解,临时统帅雷恩斯基尔德被生擒。
此役,2.5万瑞典士兵伤亡7000余人,另有3000余人沦为俘虏。而获胜的俄军, 也有4500余人伤亡。
战争场面——网络配图
“波尔塔瓦之战”前奏——“北方联盟”的建成与“大北方战争”的爆发
波尔塔瓦之战的发生,追究其原因,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查理十二世登基之初。查理十二世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少年君主,他15岁即位,登基之初即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指挥才干!
与丹麦、波兰和俄国组成的“北方联盟”作战,就是他登基后的成名之战。在欧洲历史上,这被称为“大北方战争”。但若细究起来,“大北方战争”其实可以分为两段时期,第一段时期是1700年及以前(正规的划分是从1700年2月份开始,但是我认为从1697年查理十二世登基开始就能算做“大北方战争”的前奏与酝酿),此时瑞典占据战场绝对优势;第二段时期即瑞典入侵俄国时期,此时战局逆转,波尔塔瓦之战后瑞典实力一落千丈,彻底退出欧洲强国行列。
“少年天子”——查理十二世
而说起来,“大北方战争”之所以会发生,也是因为“北方联盟”的三国君主欺查理十二世年幼,希望在他登基之初、立足未稳之际一报前仇!(“前仇”在此不加赘述)
但是,他们明显低估了当时瑞典的军事实力以及“少年天子”查理十二世的军事才干、魄力以及胆识。彼时,通过30年战争,瑞典将波美拉尼亚、利沃尼亚和爱沙尼亚都纳入了自身版图,波罗的海就此成为了“瑞典的内湖”。而得知丹麦、波兰和俄国组成了“北方联盟”意图联军进攻瑞典后,查理十二世也当机立断,挨个儿给“北方联盟”的三个国家下了战书。
波罗的海
当时,瑞典的军事实力虽强,但人口较少。一直到18世纪初时,瑞典的人口也只有150万人。相比之下,仅仅俄国的人口就达到了800万人!
人口相对较少,使得瑞典军队的数量也难以攀升。为此,在综合考虑国力的情况下,查理十二世做出了集中兵力,先攻打丹麦、再攻打波兰、最后再进攻俄国的决定。
1700年2月,“大北方战争”正式开始,瑞典军队先攻波兰,并于当年夏天轻松解决了战斗。但之后,形势却出乎查理十二世的预料。波兰和俄国并没有坐以待毙,或者说并没有一边瑟瑟发抖,一边等待强大的瑞典军队前来入侵。相反,波兰的撒克逊军队和俄国军队主动出击,前者包围了利沃尼亚的里加,后者则包围了爱沙尼亚的纳尔瓦。
里加圆顶大教堂
得知波罗的海地区受到“北方联盟”入侵的消息后,查理十二世虽有些许意外,但也迅速做出了反应。
1700年10月1日,查理率领瑞典军队在利沃尼亚的佩尔瑙登陆,兵锋直指里加。波兰的撒克逊军队不敢直撄其锋,匆匆便从利沃尼亚撤离,逃跑的姿势很猥琐。
里加就此轻松地重归了瑞典的版图。
次月,也就是1700年11月21日,查理十二世率领瑞典军队横扫纳尔瓦,以暴风雪中夜间突袭的方式对俄军营地发起了进攻。被袭击的俄军伤亡惨重,最后只有少数残兵败将留存。大部分俄国老毛子战死沙场,被瑞典步骑踩在脚底下摩擦。
自此,利沃尼亚和爱沙尼亚的所有领土就又都重回了瑞典的怀抱。
战争场面——网络配图
在此之后的5年时间内,瑞典将全部军力都投入到了与波兰的战争之中。因为“北方联盟”三国,只有波兰还没有为挑衅强大的瑞典而付出实际代价。
“嗷嗷叫”的瑞典精锐全部前往波兰,那段时间内的瑞典自然无暇再顾及俄国。
悲催的是,俄国军队还真就利用这一段时间,变得强大了起来!“五年模拟”、“三年高考”之后,1708年的俄军再也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多亏了俄国此时的英主——彼得一世(即日后的彼得大帝)。
早在1700年纳尔瓦之战爆发时,身在莫斯科的彼得一世就开始按照西欧军队的样式组建新军。他先是“照猫画虎”地组建了一支精英卫队,然后再以此卫队为蓝本进行常备部队的招募。这个过程倒是和北洋政府组建新军十分相似!不过,彼得一世最后成了,段祺瑞只是花钱训练了一个清一色美式装备的“仪仗队”。
饮酒作乐的欧洲士兵——网络配图
此后的数年时间内,俄国新军的数量扩充到了14万人,战斗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正因为这段时间的“强军计划”,当1708年瑞典军队入侵俄国时,彼得一世才能在危难之中救亡图存,挽救俄国万民于水火!这个过程,又和二战时德军入侵苏联极其相似!虽然,德军入侵苏联是靠坦克,瑞典入侵俄国是靠刺刀!
如此看来,形式主义的“新”未必能使人逃出困境,但“勇敢和谋略”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创造奇迹!正因此,在我个人看来,彼得一世的历史地位应该是和斯大林平起平坐的。
精气神十足的彼得一世
波尔塔瓦之战后续——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逃向奥斯曼帝国,“后勤部长”莱文豪伯特率全军投降
波尔塔瓦之战结束后,瑞典军队彻底被打成鸟兽散。但事后,躺在担架上的查理十二世又陆续从各处哨所、外围警戒线和攻城部队中拼凑了1.5万名瑞典士兵和6000名哥萨克战士。
此处的哥萨克战士,就是之前被俄国人打得不敢给瑞典军队送弹药物资的扎波罗日哥萨克人。战前怂成狗,战后“好队友”,说的也就是这路货色了!不过,大国战争,小国退避也情有可原,事后再出来看看有没有便宜占,也是贫穷养成的坏习惯!(此处仅为个人调侃戏谑,非教科书标准答案,大家可以大胆质疑)
再说回来,查理十二世躺在担架上的原由还出现在波尔塔瓦之战前。彼时,在波尔塔瓦南边视察时,他被流弹击穿左脚掌,受伤倒地,就此失去指挥能力。自那以后,侍从们就将他放在了两匹马中间的担架上,权且当作“战场吉祥物”鼓舞士气。
圣彼得堡米哈伊罗夫斯基城堡彼得大帝纪念碑“波尔塔瓦战役浮雕”
这重新聚集的乌合之众自然战斗力低下,再加上查理十二世受伤、临时指派的军队主帅雷恩斯基尔德被俄军活捉等事件,瑞典军中也缺乏优秀的指挥官。于是,这支瑞典军队在查理十二世逃亡奥斯曼帝国避难后不久,就在“后勤部长”莱文豪伯特的带领下向俄军投降,深刻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该死的哥萨克人!
话再说回来,战场上无战斗能力的士兵投降自然情有可原,但这又不免为历史增添些悲凉。想起查理十二世被放在担架上沿着绵绵雪山“跑路”的场面,倒是和隋炀帝征高句丽的事迹有几分相似!
再回过头想想“遗臭万年”的隋炀帝,想想在中国史学界“英明神武”的查理十二世。两个人的遭遇那么相似,都是天才级别的人物,都在重要战事的最后关头失败,最后受到的待遇却相差那么多!
大型歌剧《运之河》中的隋炀帝
是因为隋炀帝没有长着金发碧眼?
崇洋媚外当然不是理由,一定是因为身在其中!
身为中国皇帝,隋炀帝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会让人有代入感,因为说不定哪个中国人的祖先就遭过这场罪;而作为一个外国皇帝,即使瑞典人伤亡再惨重,在中国也很少有人会因此而大发雷霆,痛陈其“急功近利,不知进退”。
是人性的自私,还是道德的泯灭?
我也不知道。我看历史也只是有趣而已。
瑞典的通宁堡垒
彼得大帝统治期的奢靡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