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百科 >

民国学者刘半农生平简介:“她”字风波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08 11:15:51    

“月光爱恋着海洋,海洋爱恋着月光。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一提到刘半农,许多人就会第一时间想起这首诗,中文系的学生们更是会条件反射地回忆起背过的知识点:刘半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是民国时期知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不过,所谓“人红是非多”,一如今天的微博大V动不动就被“网暴”,刘半农也曾经因为一个“她”字,被各路人士尤其是中国女性痛骂了整整3年之久!这又是为什么呢?

动荡的革命岁月

说到刘半农,就不得不提他生活的时代。刘半农生于1891年5月29日,江苏江阴人,本名寿彭,后来改名复,“半农”是他的名字。由于刘半农幼年成长于一个书香门第,在文化熏陶下他的才华早早显露:年仅6岁的他便可作诗,有时候还能帮家里写对联。

家里人看到儿子天资聪慧,便悉心地培养他。然而,刘半农家境贫寒,没法让他一直待在书斋里,而是中学毕业就出来工作,在家乡的小学堂当老师。在业余时间,他也和吴研因等人编了一本杂志《江阴杂志》并出版。

刘半农20岁那年,恰逢辛亥革命,听闻革命的消息,他便毅然离开家乡,远赴清江一带投笔从戎,参加了革命军。起初他在军队任文职工作,日子过得甚是清闲。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军中散漫的风气、混乱的局势与刘半农的革命理想大相径庭,感到幻灭的他愤然出走,回到家乡。不久,他再次离家,到上海谋得了一份编辑和翻译的工作。

这一时期的刘半农算是安定下来了。他的志趣也完全从革命转移到了文学方面,他开始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如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的中文译本,便出自他之手。后者还被改编为新式话剧,由当时还是青年人的李叔同主演的茶花女,大受国人欢迎。

在翻译之余,刘半农也搞创作:他喜好写作类似张恨水“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小说,并时常向报刊投稿,赚得稿费和名气。

6年后,年仅27岁的刘半农,被当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破格聘请为预科国文教授。只有中学学历的人来教一群大学生,这在现在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在当时却并不少见。

在这里,刘半农来到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接触到了当时最新的文化和思想。

文化解放的先锋

新文化运动的纲领只有两个,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但具体到各个方面,则表现也有不同:对于文学领域,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都认为,需要改良汉字和汉语,废除文言文,推广白话文。

甚至,还有更激进的学者认为,干脆连汉字都要废除,一概使用字母文字。而刘半农作为既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又虚心接受外来文化的学者,自然也有自己的见解。

1917年,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一文,激起大众反响。在文中,他对文学革命从形式到内容都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批驳了一味复古、反对革新的旧观念,为此不惜和观念相左的学者王敬轩展开一场长期的“笔战”。

而文学革命也让刘半农意识到:要想文学革命,首先需要在语言上加以革新。于是,在1920年的春天,为了进一步学习发达国家的语言学,他前往欧洲深造,先后在伦敦大学语音实验室、巴黎大学法兰西学院求学和工作。

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刘半农进一步深化了自己对汉语和西语的认识,也让他对文学革命的理解更进一步。1925年回国前夕,刘半农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成为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并在8月回到祖国。

在从法国返回中国的轮船上,刘半农望着一望无际的湛蓝的大海,和夜里海面上升起的皎洁的明月,思乡之情汹涌澎湃。于是,就有了那一首经典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在这首诗里,刘半农将中国传统的思乡主题与西欧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全诗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富有音韵美感。

回国以后,刘半农成为白话文运动的一员主将,他引入西方人写作常用的标点符号和分段,又发明了汉语拼音,以便人们读写字词。这大大降低了汉字的学习门槛,促进了汉字的普及和文化的解放。

“她”字引起的风波

不过,《教我如何不想他》作为刘半农的代表作之一,不久竟然变成了“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刘半农作为一名译者,长期为中西方对人称代词的处理而苦恼。在英语、法语、俄语等西方语言中,第三人称单数的代词往往有明确的细分:男的“he”,女的“she”,动物和物体用“it”……而汉语中,却只有一个“他”,用来指代所有人。

这就造成了在翻译第三人称女性的人称代词时,需要额外加上“他女的”的限定。刘半农觉得这样很不方便,便仿照英语发明了一个“她”字,来专门指代“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与男性的“他”区别开来。

为此,也有人大胆地将《教我如何不想他》中的“他”改了,变成了“她”,不过这却未见得是刘半农先生的原意。

刘半农的“造字”引发了后人的模仿,很快“它”、“祂”、“牠”等各式各样的“ta”便横空出世,用法也变得越发细致。这一举措无疑方便了绝大多数人,但却引发了一些人,尤其是女性的不满。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伴随着文化的解放,女性也随之解放了。她们走出家门,走进学堂,走上社会,成为了新一代进步女性和职业女性。

这些女性渴望仿效《玩偶之家》中出走的“娜拉”,像男人一样获得主体性地位。于是,许多女性也开始用上了“他”,但由刘半农发明了一个“她”,且是专门指代女性的,一下子引发了她们的不满。

这些渴求自由和独立的女人们认为,刘半农的“她”字,无异于将她们重新在人群中“标记”出来,让她们丧失了与男性平起平坐共享一个“他”字的权利,涉嫌对女性的歧视。

不仅如此,还有女权杂志公然表示:“他”的结构是“人也”,而“她”的结构却是“女也”,把“人”换成“女”,意思就是“女人不算人”!她们认为这是对女性人格的公开侮辱,并明确表示拒绝使用该字。

就这样,刘半农背上了“侮辱女性”的骂名,提心吊胆了整整三年。而刘半农也为此专门解释,发明新字并不是因为歧视女性,而是方便表述,争议这才慢慢消失。

而时间也证明了刘半农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今,每个人都使用着“她”这个字,再也不会有人认为,那是对女性的歧视了。

刘半农和“她”字的故事告诉我们:文化解放和性别平等都是时代的大趋势,是进步的方向,但有时候这二者会出现一些小小的冲突。希望这种冲突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不是矫枉过正,回到原点。

相关文章